[email protected] 高雄市前金區七賢二路295號 客服專線:07-2614014

【兒科小教室】過敏兒預防與照護

氣喘準媽咪守則

隨著環境品質的惡化,氣喘已成為十分常見的文明病。在懷孕過程中,氣喘會導致母體血液中的氧氣濃度降低,影響胎兒的氧氣供應,因此,患有氣喘的準媽咪們應掌握正確的保健原則,並積極接受治療,才能避免引發對自身或胎兒的不良影響,順利產下健康的寶寶。

由於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潮濕多變,再加上空氣品質逐漸惡化,有愈來愈多人受到氣喘等過敏性疾病所苦;尤其對準媽咪來說,懷孕期間母體必須供給氧氣給胎兒,自身的呼吸工作量本來就會加重,如果不慎氣喘發作,對母體及胎兒的健康皆可能造成極大威脅,也因此,許多患有氣喘的準媽咪不免會擔心,懷孕期間到底安不安全?如果用藥會不會影響胎兒健康呢?

【觀念篇】

   認識氣喘   
「氣喘」是一種慢性的呼吸道發炎反應,屬於過敏性疾病,由於病患的支氣管非常敏感,容易受到不同刺激而誘發炎症反應。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吳榮良表示,除了患者自身的過敏遺傳體質之外,外在環境的各種刺激,例如:塵蹣、蟑螂、黴菌、貓狗鳥類等寵物、病毒感染、阿斯匹靈、冷空氣、運動等,都很容易誘發氣喘,且症狀可維持相當久。

   氣喘病症在孕期的變化  
對患有氣喘的女性而言,由於懷孕會引起許多生理變化,氣喘病症也會因而有所改變。吳榮良醫師表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氣喘準媽咪會因懷孕而使氣喘症狀加重、惡化,此外,有些準媽咪擔心藥物會對胎兒造成影響,擅自減藥或停藥,也容易增加氣喘發作的機會與嚴重度;另外三分之一的氣喘準媽咪,其氣喘病況會維持不變;其餘三分之一的氣喘準媽咪,在懷孕後氣喘的症狀則是反而會獲得改善。
如果準媽咪在懷孕前就有嚴重氣喘,由於懷孕時身體的耗氧量增加,比較可能在懷孕期間出現惡化。一般來說,因為懷孕導致氣喘病惡化的準媽咪,其病況最嚴重時,約會發生在懷孕第29~36週之間,至於在分娩過程中,約有10%的準媽咪可能會氣喘發作。

【Doctor’s Talk】

   降低寶寶的過敏機率     
氣喘是一種遺傳體質加上外在環境刺激所引發的疾病,目前發現和第5、11、14對染色體有關,因此,遺傳給寶寶的機率約在6%~30%,端視父母雙方是否都有氣喘和過敏體質而定。
吳榮良醫師表示,為了避免生出過敏兒,準媽咪在懷孕前就必須積極保持居家環境的清潔,不可吸菸(包括二手菸),並少吃高過敏原的食物,如牛奶、乳酪、花生、腰果、開心果、核果、有殼的海鮮(蝦、蟹、蛤仔)及柑橘漿果類。
另外,當寶寶出生後,家中仍應該維持無蹣環境,並儘量哺餵母乳6個月以上,將有助於減少寶寶出現過敏的機率。

    對母體與胎兒的不良影響    
懷孕過程中,母體若有稍微的缺氧,皆可能造成胎兒的嚴重缺氧。由於氣喘發作會導致準媽咪血液中的氧氣濃度降低,而氧氣降低又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因此,控制良好的氣喘病準媽咪,很少會對懷孕過程產生影響;反之,控制不良的氣喘病準媽咪,尤其是嚴重氣喘病患者,則會造成準媽咪與胎兒的嚴重不良影響。
若氣喘病沒有獲得良好的控制,對準媽咪而言,發生妊娠高血壓、妊娠毒血症、陰道出血、早產或產生分娩合併症的機率大增;而對胎兒的影響,則主要是增加子宮內生長遲緩、早產、低出生體重、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痙攣、新生兒缺氧症和周產期死亡率。
    選擇自然生產為宜    
除了極少數嚴重的病例之外,氣喘一般不會對生產過程造成阻礙,只是在待產過程中,對於子宮收縮劑的選擇(需避免使用前列腺素及ergonovine)以及類固醇的使用劑量要特別注意。
吳榮良醫師表示,一般若是準媽咪的體能適當、病情穩定,沒有其他符合剖腹生產的適應症時,還是建議選擇自然生產,因為剖腹生產所使用的某些麻醉劑,可能會引起支氣管收縮,對氣喘準媽咪更不利;所以除非是氣喘病發作非常嚴重的準媽咪,才必須採用剖腹生產。

【保健篇】

   積極治療做好病情控制   
許多先入為主的觀念,常會影響氣喘的正確治療方式,吳榮良醫師表示,有些人認為氣喘只是一種不常見、輕微的疾病,只要儘量少動即可;且以往根深柢固的觀念認為,所有藥物皆可能對胎兒有害,懷孕時應該儘量不要服藥,以致完全忽略了氣喘控制不當所引起的嚴重後果。
事實上,若母體血液中的氧氣濃度降低,會造成胎兒嚴重的缺氧,即使母體只是輕微的症狀,但不正常的肺功能就足以造成胎兒缺氧;所以為了維持胎兒的足夠氧氣,氣喘準媽咪應該接受正確且積極的治療。吳榮良醫師也指出,根據研究報告發現,正確的治療氣喘可讓準媽咪的生產過程更順利,使許多併發症降到最低,相對地,對胎兒的危險性也會大大降低。

【Doctor’s Talk】

   從孕前開始調整   
對患有氣喘的女性來說,如果能在孕前就積極做好病情的控制,將有助於減緩孕期氣喘的發生機率。吳榮良醫師建議,氣喘患者若有懷孕的計劃,可事先與專科醫師及產科醫師進行討論,在孕前先將生活作息及用藥習慣調整好,並儘量避免接觸過敏原,然後再考慮懷孕會比較適宜。

   遠離誘發因子   

為了避免氣喘發作,準媽咪除了要積極配合治療,也應該儘量遠離環境中的誘發因子。吳榮良醫師表示,感冒是誘發氣喘的常見禍首,氣喘準媽咪最好儘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尤其在感冒流行期),以免感染感冒,如果待在室內,也要注意室內空氣是否流通;另外,有些氣喘患者對油漆味、香水味也容易過敏,建議最好避免,以免引起急性發作。

   切勿任意停藥   
氣喘準媽咪屬於高危險妊娠,如果沒有善加控制,對母體與胎兒都有相當的危險性。吳榮良醫師表示,氣喘準媽咪如果原本就有服用氣喘藥物,在懷孕期間應該與醫師討論適當的用藥方式與劑量,並確實遵照醫囑使用;千萬不要自作聰明,擔心藥物會影響胎兒,擅自地停藥或減少劑量,否則反而可能引起氣喘發作,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強調階段性治療   
準媽咪的氣喘病治療原則,與一般病患並無太大差異,除了對病患及其家屬進行適當衛教,使他們了解氣喘病的發炎本質,儘量避免或減少過敏原和刺激物質的接觸之外,適當地使用抗發炎藥物治療,或是預防性地加上支氣管擴張劑,是現在最為普遍的治療方法。
氣喘病治療的原則強調階段性,通常是以氣流計來評估症狀和治療效果。若病患只是偶爾發作且肺功能正常,只需使用吸入型乙型氣管擴張劑即可;若夜間發作一星期超過2次,影響睡眠與日常生活,且氣流量變異超過20%,則表示呼吸道有明顯發炎問題,應該優先使用吸入型類固醇以控制發炎,若症狀未完全改善,可再輔助使用茶鹼或其他氣管擴張劑;如果還是無法控制,才考慮使用口服類固醇。需要注意的是,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可能會引起妊娠糖尿病、子癇症及胎兒生長遲緩,因此,最好能儘量提高吸入型類固醇劑量,減低口服類固醇的劑量。

資料來源:http://www.mombaby.com.tw/pregnancy.php?serialno=0903310005


我會生出過敏兒?

 過敏媽咪們最擔心的莫過於「我會生出過敏兒?」,過敏人口因社會及環境變遷,呈現逐年增加趨勢,主要與遺傳、後天環境關係最密切,目前為止,遺傳因素仍無法被克服,不過後天環境是可以改善,可以改變的,過敏婦女必須從計畫懷孕開始做一些功課,掌握如何減少下一代過敏的原則,一定可以讓寶寶的過敏機會降到最低。

   社會變遷,過敏兒逐年增加    
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對一些基本上無害的物質產生過度反應時,就會引起過敏,免疫系統一旦發現外來物質入侵,便開始分泌一種叫「組織胺」的物質,組織胺會引起發癢、打噴嚏等過敏症狀。過敏體質的表現,通常以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最為常見。
由於科技進步、生活多元、以及環境空間的擁擠等因素,導致現代過敏人口的比例一年比一年高,過敏兒的比率也在逐年增加中,尤其氣喘兒問題已越來越嚴重,也最被重視,根據統計,兒童氣喘在台灣北中南各地區的發生率約為5%至10%之間。

   父母過敏,孩子「八成」會過敏   
寶寶是否有過敏體質,與遺傳有密切關係,媽媽如果有過敏體質,出生的寶寶將有30%的機會是過敏兒;若夫妻雙方皆有相同的過敏症狀,
則寶寶發生過敏的機率更高達80%。
除了遺傳因素之外,環境因素在過敏的發生上,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在懷孕中,降低寶寶出生後產生過敏體質,便成了廣為討論與研究的課題。在多方的研究中,我們得到了以下的一些看法與建議,提供孕媽咪們參考:

  • 懷孕中要避免已知的過敏原,例如以往對某種食物比如說蝦類過敏,懷孕中,就儘量不要接觸蝦類食物。
  • 對於居家環境要保持清潔,以避免塵螨等過敏原孳生。灰塵內的塵螨經證實是很強的一種過敏原,其分泌物、排泄物和蟲體是過敏原所在,會引發過敏性鼻炎、氣喘、眼睛過敏、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
  • 有若干研究指出,益生菌以及深海魚油等的補充,可以降低出生過敏兒的機會,不過目前對於這樣的說法尚無共識。
  • 母親對於以往不會過敏的食物,比方說鮮乳、海鮮、堅果纇,懷孕中應可繼續食用。
  • 鼓勵哺餵母乳,母乳可避免動物性蛋白質造成的過敏,因此,哺育母乳是對於預防過敏兒最有效的方式。氣喘媽咪或許對哺餵母乳有些顧慮,擔心氣喘藥物是否會分泌進入乳汁中,其實這是多慮的,氣喘藥物分泌進入乳汁中的濃度很低,不至於成為哺育母乳的禁忌。而且哺餵母乳能持續六個月以上,可延緩幼兒過敏疾病的發生,所以哺餵母乳是值得鼓勵的。
  • 懷孕期禁止吸煙。
  • 懷孕期重視母親的營養,避免生出體重過低的新生兒。
孕媽咪在懷孕期間若引起過敏反應,是否會增加生出過敏兒的機會?此問題仍有一些爭議,在孕期間發生過敏會增加生出過敏兒的機會其實並不明顯,主要還是與基因遺傳以及後天環境因素有關,孕婦不必有過度的恐慌,如果因過度擔心過敏發作,而一概拒絕牛奶、海鮮、雞蛋等,什麼也不敢吃反而因矯枉過正而造成營養不均衡,飲食方面應該廣泛攝取,避免過量攝取單一食物,多不會有太大問題。

   氣喘婦女孕前先控制病情   
氣喘孕媽咪在懷孕期間會比一般孕婦更擔心整個孕程的順利與否,原則上建議氣喘婦女在懷孕前先將控制好氣喘症狀,並與主治醫師充分溝通,由醫師監控身體狀況以及評估懷孕的可行性,孕期間應隨時反應自己的身體狀況,必要時由醫師給予適當的、在安全範圍下的藥物控制,如類固醇、支氣管擴張劑,很多病患對類固醇的使用有許多顧慮,其實只要在醫師指示下,控制好劑量及使用時間,對媽媽和胎兒都是非常安全的。

許多孕婦誤以為懷孕促使氣喘加劇,其實很多是因為孕婦害怕藥物會傷害胎兒而擅自減藥或停藥,反而使氣喘復發,一般而言,懷孕期間氣喘病情的變化比較難預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孕婦氣喘會變輕微,三分之一的氣喘轉壞,而有三分之一維持不變。要注意的是,如果懷孕前就有嚴重氣喘者,懷孕時因身體的耗氧量增加,比較有可能在懷孕期間惡化,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強調懷孕前應做好控制的主要理由。 

   持續控制氣喘,不影響生產方式及過程   
生產過程是否順利又是氣喘孕婦擔心的另一個問題,除了極少數嚴重的病例外,氣喘本身並不會對生產過程造成阻礙,不過建議氣喘孕婦一直到生產時,都應該持續服用藥物以控制病情,並且最好選擇在大醫院生產,可獲得較完善的醫療照護,避免任何狀況發生時無法因應。

有過敏體質的父母確實容易生下過敏兒,而父母要了解,如果你患有過敏性鼻炎,你的孩子不只是可能會罹患過敏性氣喘或過敏性鼻炎,他也可能會罹患過敏性氣喘或過敏性皮膚炎。那麼,要如何知道自己的家族過敏指數?根據前台大教授謝貴雄醫師發表的臨床研究顯示,依下表家族過敏指數可看出,如果超過4,代表屬於高危險群的過敏家族,生下來的寶寶可能是過敏兒。

資料來源:http://www.howmama.com.tw/b61/t22735/


對抗小兒過敏,你應該先知道

   過敏的定義    
過敏是一個容易被錯認的疾病,源自於身體自我的保護機制,身體的免疫系統對於潛在的外來物質,產生過度的反應,而出現發炎的症狀,
例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膚炎、腸胃不適、過敏性氣喘及蕁麻疹等等,嚴重的情況可能會引發休克死亡。
所以我們應該對自己與小朋友的身體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才能減少長期處於過敏發炎的身體反應,提高生活品質。

   過敏的種類與症狀   
過敏原反應通常會因過敏原而異,其中身體的黏膜組織因為聚集大量的免疫細胞最容易是引起過敏的起點,最常見的是呼吸道,再來就是身體最大面積的器官,腸道與皮膚了,而過敏有分作慢性和急性的,建議每幾年就做一次過敏原檢測,當症狀發生的時候,能更快地找到原因,幫助醫生診治。


根據過敏引起的原因,大致過敏症狀有以下幾種:

1. 濕疹
皮膚乾、皮膚癢、皮膚起疹子
2. 過敏性鼻炎
鼻塞、流鼻水、打噴嚏、流眼淚、眼睛、鼻子、喉嚨、嘴巴、嘴唇癢、眼瞼、嘴巴、呼吸道腫脹
3. 腸胃道問題
腹瀉、胃痛、噁心及嘔吐、體重減輕
4. 蕁麻疹
皮膚起疹、長紅班、皮膚出現腫塊、異常發癢
5. 口腔過敏症候群
喉嚨癢、嘴巴癢、嘴唇癢
6. 氣喘
咳嗽、呼吸急促、呼吸有喘鳴聲
7. 全身性過敏反應
癢,尤其是腳底、手掌或頭皮蕁麻疹眼睛、嘴巴及喉嚨腫脹低血壓腹痛噁心及嘔吐氣喘症狀
(喘鳴、胸悶、呼吸困難、咳嗽)症狀惡化:暈眩、昏厥、失去意識

  過敏兒的風險與併發症    
過敏體質與先天遺傳、後天飲食及生活環境等多重因素相關。一般來說,過敏現象從孩童時期就開始;然而仍有部分過敏者在年紀較大時才出現。據統計,20-40歲是過敏症創出現的高峰期,但隨著環境與年齡的改變,過敏原與症狀表現也會隨之變化,總言之,一旦有過敏體質,從出生開始便會受到過敏性疾病的困擾,直至終身,所以媽咪在懷孕期間就要做好減少過敏原接觸、補充益生菌培養良好的免疫系統,寶寶出生後做過敏原檢測,成長期間注意環境減少過敏原接觸(像是勤打掃減少塵螨,因台灣最常見過敏原就是塵螨),是讓寶寶健康成長的最好建議。

(邱郁玲 撰文編輯)